首页 笔记 图片 查字 
汉字:
拼音:sòng song
笔画:14
浏览:256
解释:

誦 sòng
“ 诵 ”的繁体字。
1.朗读,念诵。
“以樂語教國子:興,道,諷, 誦 ,言,語。”郑玄注:“以聲節之曰 誦 。” 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
“‘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’子路終身 誦 之。” 《论语·子罕》
“羞作濟南生,九十 誦 古文。” 唐·李白《赠何七判官昌浩》诗
“而他已在深夜,在焚香的案前诵着一种秘籍作禳解了。” 何其芳《画梦录·哀歌》
2.背诵。
“﹝常敬忠﹞上書自舉,云:‘一遍能 誦 千言。’”参见“ 誦 記”。 唐·封演《封氏闻见记·颖悟》
3.述说。
“子服堯之服, 誦 堯之言,行堯之行,是堯而已矣。子服桀之服, 誦 桀之言,行桀之行,是桀而已矣。” 《孟子·告子下》
“雍公受巵起立曰:‘某去則不妨,然記得一小話,敢爲都督 誦 之。’” 宋·岳珂《桯史·鳖渡桥》
4.宜于诵读的韵文,如诗歌、顺口溜之类。
“吉甫作 誦 ,穆如清風。”郑玄笺:“吉甫作此工歌之 誦 ,其調和人之性如清風之養萬物然。” 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
“‘皤腹棄甲’,城者之謳也;‘原田是謀’,輿人之 誦 也,斯皆芻詞鄙句,猶能温潤若此。” 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言语》
5.讽谏;怨谤。
“臧紇救鄫,侵邾,敗于狐駘……國人 誦 之曰:‘臧之狐裘,敗我於狐駘。我君小子,朱儒是使。朱儒!朱儒!使我敗於邾。’” 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
“惠公入,而背外内之賂,輿人 誦 之曰:‘佞之見佞,果喪其田。詐之見詐,果喪其賂。’” 《国语·晋语三》
6.颂扬;称道。多作“頌”。
“文王之功,天下 誦 而歌舞之,可謂則之。” 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
“每 誦 昔鴻恩,賤軀焉足保。” 三国·魏·徐幹《室思》诗
“山中隱士高僧,無不 誦 先生者,謂吾輩如麋鹿之不可與接,先生之來,不覺暱就。” 清·黄宗羲《〈范熊岩先生文集〉序》
7.通“訟”。为人申雪冤案。
“是時,右丞元琇爲韓滉排笮得罪,滉勢振朝廷,晉見宰相, 誦 元琇非罪,士大夫壯其節。” 《新唐书·董晋传》
8.通“訟”。公开(说)。参见“誦言”。